【強國復興有我·網(wǎng)上展示】史前城垣,映照千年!天門石家河遺址見證長江中游文明進程!
石家河遺址位于天門石家河鎮(zhèn)
距城區(qū)11公里
是迄今發(fā)現(xiàn)的長江中游面積最大
延續(xù)時間最長、等級最高的
史前城址和聚落群
石家河古城被認為是新石器時代
長江中游持續(xù)千年的文明中心
近期,為配合新建滬渝蓉沿江高鐵武漢至宜昌段的建設,考古部門正搶救發(fā)掘沿線多個分布在石家河古城周邊約10公里范圍內(nèi)的新石器時代遺址,其中有唐馬臺、王家坡、梅家大灣、京山郝家臺遺址等,均為與石家河古城密切相關的附屬聚落,進一步證實了石家河古城當年的中心地位。
▲石家河遺址的考古工作持續(xù)進行
從距今5900年到3800年的新石器時代的2100年間,先民們在這里建立起長江中游最大的城市。距今5900年的譚家?guī)X城有26萬平方米,是當時最大的城市;距今4800年的石家河城有120萬平方米,也是當時最大的城市。
▲距今5900年至4800年時期的譚家?guī)X城
20世紀50年代,考古工作者開始對石家河遺址進行科學考古,到目前為止,共發(fā)現(xiàn)石家河古城墻、譚家?guī)X城址、印信臺祭祀?yún)^(qū)、譚家?guī)X玉殯葬、三房灣制陶作坊等大量遺址40多處,分布面積8平方公里。
▲三房灣遺址出土大量陶杯
先后出土了“中華第一鳳”“湖北第一龍”“中華第一虎”“玉人像”等大量精美玉器和陶甑、陶碗、陶杯、陶藝等各種陶器,其玉器制作工藝代表了史前中國乃至東亞地區(qū)玉器加工的最高水平,為探尋中華文明起源起到了重要作用。
▲仿“中華第一鳳”玉鳳雕塑
▲仿“湖北第一龍”玉龍雕塑
綜合考古與研究,考古工作者將石家河遺址的演變過程分為三個時期。第一個時期為距今5900年至4800年的譚家?guī)X城時期,譚家?guī)X城初步形成;第二個時期為距今4800年至4200年的石家河城時期,是石家河文化的強盛時期,其文化引領與輻射長江中游;第三個時期為距今4200年至3800年的肖家屋脊時期,石家河古城廢棄,其文化衰落并融入黃河流域文明,形成了燦爛的中華文明。
▲距今4800年至4200年時期原始南城垣
為推動大遺址保護工作,2017年,石家河遺址被列入第三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立項名單。2022年,石家河遺址被列入國家《大遺址保護利用“十四五”專項規(guī)劃》。
▲經(jīng)過修整的石家河城高大西城垣與寬闊護城河河床現(xiàn)出原貌
據(jù)了解,石家河遺址公園規(guī)劃面積8平方公里,除了已經(jīng)建成的考古研究中心,還規(guī)劃有仿古步行街、濕地公園、文物展覽等。
▲石家河古城城門口
目前,石家河鎮(zhèn)已對石家河古城西城墻進行了修復,高聳西城墻和寬闊護城河顯露出原始的模樣,通往古城的道路已經(jīng)被刷黑,并建起了遺址廣場小游園。(天門市融媒體中心記者張俊)
掃描二維碼
在您的設備上瀏覽本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