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湖“蝶變”:美了環(huán)境 暖了民心——來自重點工程的報道
東湖風貌。(天門網(wǎng)全媒體記者劉銀斌 攝)
●天門網(wǎng)全媒體記者 付磊磊
今年以來,隨著二期基礎設施的日漸完善,東湖公園終于以完整的面貌呈現(xiàn)在世人面前。鳥瞰整個公園,宛如一只騰飛的鳳凰,翱翔在天門城東。
“那時候,誰能想到東湖會有現(xiàn)在這個樣子!”家住竟陵街道東湖社區(qū)的張浦感嘆,曾經(jīng)的魚塘已成記憶,取而代之的是亭臺樓榭、親水棧道、綠植成林、一步一景。
在2012年改造之前,東湖面積僅有360畝,湖面大多被魚塘擠占,雜草叢生,淤塞嚴重,早已失去了原有的風采。如今,市委、市政府順應民意,退地擴湖,還湖于民。
在如今這個土地高度商業(yè)化的時代,這個城中湖是如何一步步“長大”的?連日來,記者走訪相關部門,還原東湖“蝶變”之舞。
一張藍圖 兩次改造 面積不斷擴大
20世紀70年代,原生態(tài)的東湖,讓城區(qū)得水之秀。東湖公園應運而生,倚湖而建,因湖而存。1973年,東湖公園改建為城關漁場。進入20世紀90年代,隨著城市改造的整體推進,人們填湖占地,短短幾年間,東湖水體面積減少近三分之一。
張浦回憶,改造前,東湖一直背負著“魚池”和“藕塘”的壓力,水體割裂,雜草叢生,加之東湖公園相關配套設施陳舊、功能單一,市民渴望對東湖公園進行全面改造建設。
2012年,市政府順應民意,將東湖公園改造列入政府“十件實事”。5月,東湖公園綜合改造工程建設項目破土動工。按照規(guī)劃,東湖公園改造工程分兩期進行,改造總面積975畝,第一期工程總面積564畝,第二期工程總面積411畝。
2013年10月,東湖公園一期工程完工,建成民俗文化主題公園,與陸羽故園遙相呼應。改造后,東湖公園湖面面積由原來的360畝增加到了676畝,擴大了近一倍。
2018年,在時隔5年之后,市委、市政府按照原有規(guī)劃,啟動東湖公園二期工程改造建設,這次改造,將公園總面積擴大到975畝。
改建后的東湖公園呈“鳳型”布局,東北為頭,東南為尾,內(nèi)設文化活動區(qū)、濱水休閑區(qū)、生態(tài)濕地區(qū)和時尚生活區(qū)等功能區(qū),公園里的親水棧道、觀景平臺,如今早已成為市民休閑游園的好去處。
文化載體 天門民俗完美展現(xiàn)
東湖公園在改造之初,就定位為民俗文化主題公園。游東湖公園,可以追尋天門民間文化,了解天門傳統(tǒng)風俗,天門糖塑、采蓮船、蚌殼精、花鼓戲、皮影戲、天門漁鼓……這些傳統(tǒng)民俗文化在公園隨處可見。
東湖公園管理中心主任周勝利介紹,公園里設置了70多個天門民俗文化題材,其中16個還制作成了約2米高的雕塑作品,分布在公園四周,游人可零距離接觸。
市民在東湖公園晨練。(天門網(wǎng)全媒體記者劉銀斌 攝)
然而,公園改造,不僅在于重現(xiàn)歷史美景,更是治理城區(qū)水環(huán)境的需要,是完善城市功能、打造宜居城市的需要。東湖公園的改造,充分體現(xiàn)了我市城市建設的前瞻性和生態(tài)性。
為了確保東湖湖水不被污染,在施工之前,市政府對東湖水域周邊排水進行了摸底,同時新建截污管道,排入東湖的雨水、污水將通過排污管道一直輸送到污水提升泵站,送入污水處理廠處理。
同時,為了讓東湖水系變“活”,在東湖改造過程中,通過打通前壕和后壕,將東湖、西湖連通,加上打通西湖與河山支渠引入漢江之水,連通東湖與天門河,在漢江、河山支渠、西湖、東湖、天門河之間形成一個水循環(huán)體系,讓東湖“死水”變“活水”。
退地擴湖 還湖于民的惠民之舉
在市住建局副局長隆擁軍看來,東湖公園能有如今的面貌,是多屆黨委政府持續(xù)發(fā)力、聚焦民生工程的結(jié)果。一張藍圖繪到底,才有了東湖公園如今的涅槃重生。
湖泊是稀缺資源,特別是城中湖更顯珍貴,如果將湖泊周邊用作樓盤開發(fā),將會帶來短期巨大收益。據(jù)了解,東湖公園二期400多畝地,如果進行開發(fā),按照當前東湖周邊地價,每畝土地出讓價格在200萬元以上,可以創(chuàng)造超過8億元的收益。然而,市政府選擇了還湖于民,改造東湖公園。
“這樣的遠景投資絕對是值得的?!甭碥娬f,短期來看,是少了現(xiàn)金收益,長遠來看,對于城市未來發(fā)展大有益處。
首先,借東湖改造之機,湖泊周邊的25個排污口全部實現(xiàn)截污,東湖將徹底告別污水直排入湖的尷尬。同時,經(jīng)清淤、擴湖后的東湖,正常蓄水位接近2米,整體蓄水能力較改造前提高1倍。
其次,城市宜居指數(shù)、市民幸福感明顯提升,東湖、西湖的改造,讓市民切實感受到了湖泊對城市的重要性,城在水中,水在城中,多了水鄉(xiāng)園林,少了“水泥森林”。
再次,城市品位和城市形象得到明顯提升,這將直接或間接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影響力,無形之中帶動招商引資和人才回流。
此外,城區(qū)水資源容納能力進一步增強,東湖蓄水能力將增加近一倍,對城區(qū)排灌體系、海綿城市建設將有持續(xù)和深遠的影響。
湖景花園 東湖人家新生活
5月17日下午,在竟陵街道東方社區(qū)菜市場門前,施工人員正在小區(qū)道路兩旁鋪設大理石板。東湖改造,也帶動了周邊小區(qū)環(huán)境的改善。
東方社區(qū)居民馬金娥的家就在東湖旁,打開后門就可見到一湖碧水。“我們這里現(xiàn)在是名副其實的湖景房了。”馬金娥說,屋后以前是一片魚塘,雜草叢生,每到夏季,經(jīng)常會有陣陣腥臭味,如今魚塘變湖泊,門口就是公園,空氣都清新了不少。
居民王阿姨有早晚快走的習慣,每天步行數(shù)量都在2萬步以上。此前,她每天都要步行兩公里到東湖轉(zhuǎn)轉(zhuǎn),如今,東湖公園二期改造完成,“再也不用跑那么遠去散步了?!彼f。
東湖公園二期改造,一直受到東方社區(qū)居民高度關注。在改造的那段時間里,居民劉瓊?cè)A每天都會到現(xiàn)場看看?!碍h(huán)境變好了,住在這里心情也會好?!眲?cè)A說,她現(xiàn)居住在城北的一套商品房里,如今打算搬回東方社區(qū)住,“以后就在這里養(yǎng)老”。
每到傍晚,東湖處處游人如織,廣場舞隊伍翩翩起舞。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說,為了方便市民休閑健身,東湖公園不僅建設了多處湖心島和親水平臺,沿湖親水棧道都采取“閉環(huán)”設計,讓游客在游玩之余不走回頭路。
如今的東湖,逐步實現(xiàn)了水清、岸綠、景美的生態(tài)“蝶變”,沿湖步道總長度約8公里,每天游園游客數(shù)千人。
掃描二維碼
在您的設備上瀏覽本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