汪場半夏種成億元產業(yè)
湖北日報訊 (記者廖志慧、通訊員付磊磊)8月19日上午,天門市汪場鎮(zhèn)雷場村半夏種植基地,稀疏的半夏在太陽下泛著青綠。
“別看地上枝葉不大,地底下可藏著金疙瘩哩!”10組村民謝乜二一大早就在田間澆水、鋤草。靠著種植半夏,他家成功摘掉貧困的帽子。
汪場鎮(zhèn)副鎮(zhèn)長胡衛(wèi)華介紹,該鎮(zhèn)半夏種植面積達8600多畝,2000多戶農戶土里刨金,總產值過億元,成了該鎮(zhèn)種植面積最大的經濟作物。
半夏是中國中藥寶庫中的一種重要藥材?!拔逶掳胂纳w當夏之半也,故名半夏?!边^去,田間處處都生有半夏,被稱之為“野半夏”。每到秋冬季節(jié),不少村民到田間采挖,補貼家用。
“那時大多是甘肅等地的經銷商上門收購,價格每公斤36元左右?!崩讏龃迩G半夏種植專業(yè)合作社負責人雷友平從2010年開始觀察行情,“連續(xù)5年,半夏價格一直穩(wěn)定,且不愁銷?!彼f。
2014年,雷友平牽頭成立合作社,開始試驗種植半夏。他說,半夏與傳統(tǒng)糧棉油作物不同,只需要一次播種,后面能夠持續(xù)收獲。但首次投入成本較高,一平方米需要1斤種子,畝均投入要過萬元。半夏種植是“勤快人做的事”,每月要除草5到7遍,采挖時需要投入大量人力,只有管理好了,產量才會高。
試種嘗到甜頭后,雷友平信心倍增,他不斷學習種植技術,慢慢加大投入,合作社半夏種植面積逐步擴大到900多畝,畝均產出500多公斤,畝產值2萬多元。
今年70歲的雷禮新是老黨員,種了一輩子小麥、棉花,起初,他拒絕種植半夏:“半夏又不能吃,不知道怎么種,也不知道怎么賣。”
2016年,在合作社的帶動下,雷禮新拿出門前的兩分地進行試種。“合作社提供種子、技術,還承諾收購,試試看也沒什么?!绷钏麤]有想到的是,門前這一小塊地,第一年就采摘兩季,純收入3000多元。
“這可趕得上傳統(tǒng)作物一畝田的收入。”真金白銀拿到手后,雷禮新有了干勁。從2017年開始,他逐步擴大規(guī)模,如今家中10畝地有5畝種上半夏,年收入過10萬元。
2018年,汪場半夏成功申報國家地理標志。
據統(tǒng)計,全鎮(zhèn)已發(fā)展半夏種植合作社11家,半夏種植戶已有2000多戶。
掃描二維碼
在您的設備上瀏覽本頁